“乙知”乙肝健康科普项目在京正式启动
2025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携手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乙肝防治健康科普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乙知”乙肝健康科普项目正式启动。
2025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携手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乙肝防治健康科普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乙知”乙肝健康科普项目正式启动。
2025年10月的德国柏林,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传来重磅消息:星汉德生物(SCG)研发的全球首创HPV特异性TCR-T疗法SCG142,首次人体试验就交出了“7名患者全控瘤”的亮眼成绩!要知道,这些患者都是复发性或转移性HPV相关癌症患
肝脏是个“哑巴器官”,它不像心脏会痛,不像胃会闹情绪,哪怕功能出了问题,也很少发出明显信号。直到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才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而那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窗口。
凌晨两点,急诊科再次响起刺耳的推床声。一个40多岁的男人,脸色蜡黄,嘴唇发紫,被家人连夜送来。肚子鼓得像个球,满脸痛苦。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也是唯一能自我再生的器官,它默默承担着解毒、代谢、合成蛋白质等500多项关键功能。然而,这个“沉默的器官”却常常在无声中遭受伤害:
近日,国家药监局公开信息显示,东阳光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小干扰RNA(siRNA)HECN30227注射液获批开展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治疗临床研究。这是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在核酸药物研发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标志着本土企业在创新药开发赛道持续提速。
当得知家里有人患有乙肝,不少人会陷入担忧和恐慌,害怕被病毒传染。其实,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太原中医肝病医院)的专家表示,不必过于惊慌,只要记住这三件事,就能有效预防乙肝病毒在家庭内传播。
近日,由楷恩医院参与临床研究的学术论文《基于人源化抗HBsAg单克隆抗体的HBsAg特异性免疫吸附剂的性能评价》在国际学术期刊《Biomedicines》正式发表,并收录于PubMed数据库。《Biomedicines》是一本国际性、科学性、开放获取的生物医学
10月29日晚间,广生堂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净利同比亏损扩大。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广生堂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下降3.21%;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57.96%;扣非后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下降40.81%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中医,靠一双手和几根艾条,居然在今天还能改写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乙肝,不再是那个必须长期吃药、看不到尽头的慢性病。一项最新数据表明:乙肝临床治愈后停药两年,90%以上的患者疗效稳定、未出现复发。这个数字,不仅令人振奋,更意味着乙肝的管理正从“压制”走向“逆转”。它不再是终身标签,而是可以摆脱的病程阶段。
咱国家在乙肝防治上又搞大动作了!10月28号,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跟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一起,开了个“乙肝防治健康科普学术交流会”——别以为这只是医生们凑一块儿聊天,其实是为了把乙肝防治的“大事儿”说明白,还给咱老百姓添了个获取靠谱知识的新渠道。
·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慢性乙肝是导致肝癌的首要原因,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癌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新生儿应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这是阻断母婴传播的关键。成年人尤其是医务人员、乙肝患者家属等高危人群也应积极接种。
然而,对一位50岁出头的男子而言,这次的肚子胀却再也不能忽视。上午刚入院,下午就被确诊为晚期肝癌。他不是没钱看病,也不是没时间,而是一再无视身体的警告,直到病魔来敲门。
所谓的血液传播就是乙肝病人的血液进入到没有乙肝的人体内,就会让这个人感染乙肝病毒。这种传播途径目前最常见的就是静脉吸毒,除此以外就是输血差错、不洁注射、手术感染等医疗意外;因此只要把这些事情避免了,就不会通过血液传播被传染乙肝了。
“家里有乙肝病毒携带者,要不要分开吃饭?”“同事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我?”类似的疑问,反映出很多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认知误区,甚至有人认为需要对他们进行隔离。其实,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需要隔离,生活中的很多“过度防护”行为不仅多余,还可能伤害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感染后,病毒会长期存在于体内,持续损伤肝细胞,若控制不当,可能逐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在乙肝的检测中,最常用的是乙肝五项: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
丙酚替诺福韦是一种广泛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一线核苷酸类药物,具备高效抑制HBVDNA复制的能力,能够显著降低病毒载量,减缓肝组织纤维化进程,降低肝硬化与肝癌的风险。相较于早期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丙酚替诺福韦不仅抗病毒效力更强,且耐药屏障更高,已
45岁的林恺来自青岛,是一名从业二十年的自由行导游。长时间的奔波让他几乎不吃正餐,中途靠便利店的关东煮和卤味充饥。为了带团方便,他常在饭店拼桌时尝客人没动的菜,认为别浪费。夏季高温出团,他喜欢光膀子擦汗,再拿湿毛巾抹脖子和肩背。夜里写行程单时,常顺手开一瓶啤酒
乙肝不是小病,它跟普通感冒完全不是一回事。有些人以为查出乙肝就是“携带者”,没啥事,照样吃喝玩乐不当回事;也有人一听“乙肝”仿佛天塌了,开始各种偏方折腾,什么都信,结果反而把自己害得更惨。乙肝虽然不好对付,但真不是绝症。关键看你怎么对待它。